2011 年的社交戰場,不太平靜。
為了與當時新興的社群平台 Facebook 抗衡,Google 在 2011 年推出旗下的社交產品 Google+,憑藉著自身用戶的強大基礎,上線短短的 3 個月後註冊用戶就已經突破 4000 萬。一切看似充滿希望,彷彿這又是 Google 的一次大勝利,然而…
「創造一個自己的社交產品,否則一切盡毀。」
對大多數用戶而言,這無疑是個 Facebook 的仿冒品,Google+ 並沒有發展出屬於自己的特色,又或是說,它推出了過多毫無意義的新功能,不僅無法滿足使用者的期待,又無法正確擊中用戶的痛點,所以即使註冊也沒有意願使用。根據 2012年 (Google+ 推出的第2年) 一項數據顯示,Google+ 用戶平均停留時長僅僅為 3 分鐘,而 Facebook 為 7 個半小時。
經歷了 7 年的掙扎,Google 終於選擇放棄這項產品,退出社交戰場。
” Google+ , you are FIRE! ” said Google.
但,這又跟我們本篇的主題「Google Currents」有什麼關聯呢?
Google Currents
若用一句話解釋,Google Currents 就是企業版的 Google+。
儘管 Google+ 從推出到關閉皆未獲得太多用戶的青睞,但不可否認其中還是有幾項別出心裁的功能在當時是非常創新的想法,例如:
- Circle 功能:能將您的好友們分類,並讓您選擇想要分享內容給哪些特定的人
- Hangout 功能:群組視訊聊天
- Photo 功能:提供強大的圖像編輯等,而這些設計正好適合某些特定的場合
在 Currents 內,無論主管或員工都能張貼各種內容、建立標籤,而組織成員可以即時給予回覆和參與討論,內部的搜尋功能(類似 Google Search )也能隨時尋找特定內容。
利用平台的形式提供企業內部成員一個討論公事的空間,同時聯繫同事間的情感,Currents 這次作為 Google Workspace (原 G Suite) 的一員再出發,將自己定位在『企業內部的社交平台』,也因此 Google 將它整合至 Google Workspace 擴充功能,專門提供企業用戶使用,未來也將持續針對這群用戶開發新功能。
Currents 這次真的準備好了!
若想了解更多 Google Currents 相關資訊,也可以至官網一探究竟:https://gsuite.google.com/products/curr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