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 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
如今,應用 RPA 技術來破除企業流程之間無形的牆已成了各國企業關注的焦點,過去企業傾向透過自行開發程式來執行系統整合、API 串接,工程相當浩大且複雜;相較之下,導入 RPA 將流程進行串接則較為簡單,且能有效補強現有環境的弱點。
RPA 開發不需從零開始撰寫程式,而是將任務執行過程逐一拆解、記錄、定義,來打造機器人腳本。開發人員能根據預先設定的程序與既有系統進行集成,通過模擬並增強人類與電腦的交互過程,實現工作流程中的自動化,完成數據檢索、加工與分析、圖像識別與處理、平台上傳與下載、信息監控與產出等任務,而且 RPA 機器人可以全天候不間斷地運作,速度更快,並有更高的可靠性和精準度。
“Forrester 預測,到 2023 年,RPA 市場將增長到 120 億美元,
遠高於 2019 年的 50 億美元”
在打造企業內部流程自動化的過程中,RPA 具有獨特的特性與優勢,包含不需改變現有系統架構、提高自動化作業範圍、開發導入週期短、釋放員工生展力以及成本更低等,提供企業將日常重複、瑣碎、較少人為參與決策的例行作業流程,讓自動化機器人作為代勞執行這些任務,幫助企業用戶能夠節省大量的作業時間與人力成本。
以金融服務業 (Finance Services Industriy) 為例,金融機構可利用機器人把開戶流程跑完,員工就有更多時間與客戶互動,更有溫度;或者透過應收帳款沖帳機器人做到應收帳款的自動化收帳,不僅縮短執行工作,機器人也會自動發送電子郵件給財會人員確認,更可以縮短高達81%的時間。
RPA 遇到的瓶頸?
然而,隨著越來越多企業將 RPA 作為其自動化策略的一部份,在應用層面上仍有一些缺點需要克服:
- 無法彈性應用RPA:花費更多成本、成本減少幅度不如預期
- 機器人經常中斷:超過45%的企業需每週處理機器人維護問題、客戶體驗造成影響
- 額外隱藏的IT資源:企業缺乏集中式整合的COE、分散的RPA導致費用上升切缺乏控管
- RPA的脆弱性:當介面發生輕微更動就會造成自動化中斷
當與傳統系統和應用程式整合時,RPA 非常適合用於幫助管理與加速流程服務;
然而,在如今需要更高業務敏捷性的數位時代,RPA 集成後缺乏「靈活性」與高「脆弱性」可能會使企業受到限制。
機器人流程自動化 (RPA) 並不是打造基礎,
但可以協助讓整個工作流程更順暢!
Low-code & OutSystems
Low-Code (低程式碼) 是一種無需編碼或通過少量程式碼就可以快速打造應用程式的開發平台,使軟體開發人員和業務使用者能通過直觀的可視化界面來打造應用程式,並構建業務流程、邏輯和數據模型等所需的功能,這不但可以降低企業App開發人力成本,更可以將原有開發時間成倍縮短。
OutSystems 則是被 Gartner 和 Forrester 評選為全球第一的低程式碼平台,其包含以下四大優勢:
1. 視覺化設計:提供了視覺化的開發流程,開發人員通過拖拽式操作就能完成主要的功能開發
2. 可靈活自定義:強大的自定義能力,包括頁面設計、數據表管理、業務流程設計等,便於實現各類企業應用
3. 權限管理:可以組織精細的權限管理多人,便於企業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地進行權限設置和調整,促進內部協作
4. 易於部署和維護:提供一鍵發布功能,根據企業的需求變化進行系統維護也更容易
Low-Code & RPA 能擦出什麼火花?
聚焦技術本身,Low-Code & RPA 作用於系統架構不同層面,且各具特色優勢。RPA 快速、自適應地串接於不同系統的界面操作層的特性,幫助員工應對重複性高、規律性強的工作,建立更高效的業務自動化流程;而 Low-Code 開發平台無需或透過少量程式碼就可快速生成和開發應用程式,幫助企業降低開發成本並靈活更新迭代。
相較 Low-Code,RPA 需要基於各種系統才能部署,對開發人員而言,Low-Code 使他們可以專注於開發適合各自業務的獨特軟體系統,無需再仰賴過時的系統,並且還要隨時關注自動化的穩定度,這不僅將大幅提升工作流程的穩定性,也能減少添購外部服務的成本;而 RPA 則能協助將透過 Low-Code 開發的應用程式的與內部既有的大型系統 (如 ERP) 進行串接,如此一來企業將能更快實踐流程自動化,顯著地降低營運成本。
Low-Code 有助於快速實現流程自動化,而 RPA 可以自動化這些流程中的任務,因此當企業在規劃全流程自動化產品時,更需要兩者兼顧來解決全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