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實戰指南 II : 使用者分析工具 GA4 vs Mixpanel 該怎麼選?

同樣都是 使用者分析工具 , GA4 和 Mixpanel 究竟差在哪裏?針對兩者比較,此文章清楚的整理出 GA4 及 Mixpanel 於產品分析四大指標上的利與弊,幫助產品經理在進行產品分析工具選擇時,能夠更好的判斷並找到最合適企業產品的解決方案。
使用者分析工具 GA vs Mixpanel

應用程式(App)的興起帶動了企業在「跨平台追蹤」的需求,過往慣用的行銷及流量分析工具已不再足夠,最主要的原因在於目前企業不再只從單一網站獲取使用者數據來進行後續決策。以「電商平台」為例,除了原有的官網之外,其商品也會同時上架於 App,兩邊的使用者習慣大相徑庭,並且會因裝置不同而有不同的體驗流程。

因此,對於產品經理(Product Manager;PM)而言,能有效搜集來自官網及 App 數據、追蹤用戶於跨平台、跨裝置上的 使用者分析工具 ,遂成市場上眾多產品經理的全新解答。而這項趨勢,我們也能從 Google 近期強制改版 GA4 的決策中看出端倪。

新版 GA4 意味著「使用者行為分析」才是未來的核心

Google Analytics 4(GA4)為 Google 四年一度的大改版,相較於大部分企業目前所使用的 Google Analytics,最大的不同在於前者不僅能追蹤使用者「到達網站」來源,更可完整追蹤「跨裝置」的使用者旅程,這對於目前實務上早已呈現「跨裝置」移動的使用者行為來說,更符合企業數據追蹤之所需。

除了以上提及之改變,還包括從原先的「流量分析」轉換為「使用者行為分析」模式,會有如此轉變,其實不難猜測原因。如今市場已從過去「流量為王」思維轉換為有效提升使用者接近的意願與體驗的黏著性,兩者分別在於:前者主要以觀察官網流量、哪個通路成效最佳來推斷何處的行銷成效最為出色;而後者則為了適應市場需求,更加注重「互動」及「體驗」的現況。總體來說,為了提供使用者更具高黏著度的服務體驗,企業此刻更需要知道——使用者是如何與官網、App 互動的?且後續蒐集到的數據可如何用以優化產品及提升用戶的使用者體驗。

選擇 使用者分析工具 該注意什麼?

針對「選擇何種使用者分析工具,更有利於產品經理的日常工作」一問,答案可能有千百種。原因在於產品經理多半需要對於產品規劃有清晰的思路,因此對於不同領域、不同工作習慣的產品經理而言,工具的選擇時常伴隨著某些主觀意識。

然而若論及選擇「使用者分析工具」時的必要條件,基本上便不脫以下 4 個檢核點:

  1. 是否支援多渠道數據整合及應用
  2. 是否可快速且精準地追蹤使用者足跡實況
  3. 使用者資訊的存取能否清楚體現用戶輪廓
  4. 該數據資料是否能協助企業有效決策

透過以上四個特點,產品經理在即時追蹤、長期觀測兩方面,皆對旗下產品的使用者有更全面性的了解,並針對旗下產品使用者跨平台、跨裝置的使用習慣,進行可促進決策、提升使用者體驗的正確決策。

Mixpanel VS GA4 使用者分析工具 詳細比較

同樣是 使用者分析工具 , GA4 和 Mixpanel 究竟差在哪裏?

當「數據」作為驅動決策及產品迭代的致勝關鍵,產品經理如何利用「使用者分析工具」針對其產品使用者進行即時、連續性的關注,從而做出有利於產品優化的迭代策略,視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目前,市面上最耳熟能詳的產品分析工具非 Google Analytics 4 莫屬,該服務整合了 GA for Firebase 上的 App 及 GA 上 Web 的數據資料,更有利於跨網頁及應用程式的數據追蹤,解決了過去需要兩套工具才能完整搜集資料的困境;而 Mixpanel 本身即是以用戶行為分析聞名,在 Mixpanel 上,每一名用戶皆可綁定單一識別號,以協助產品經理紀錄產品使用者們在 Web 與 App 中的行為模式。

針對兩者比較,此文已協助整理出 GA4 及 Mixpanel 於四大指標上的利與弊,作為產品經理在進行工具選擇時的判斷。

1. 數據整合支援性

首先,在數據整合及支援性方面,GA4 自從第三方 Cookie 被各種禁止之後,即便 Google 研發出其他替代方案來繼續追蹤使用者足跡,然而該方案更使 Google 有如為自己築起「高牆花園」一般,使得數據只能在 Google 生態系統中流動。

反之,Mixpanel 則是能與不同流量平台如 Facebook 廣告、Datawarehouse(GCP, AWS, Azure…)、Attribution 工具等等串接,將不同渠道數據相互應用,協助產品經理挖掘更全面的使用者足跡,甚至做到更精準的推播。

2. 數據即時分析性

其次,因應數位時代下市場變化頻率高漲、產品生命週期也因此愈來愈短,對於企業而言,如何持續且快速地接收到最新資訊,才能助其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取得領先的地位。然而,面對如此快速且高強度的競爭勢態,GA4 每 24~48 小時更新數據資料的頻率,則較不符合企業所需。

相反的,Mixpanel 在即時性上則略勝一籌,在全面支援即時分析的狀況下,Mixpanel 強調透過快速的數據抓起,使企業無時無刻皆能了解用戶的最新行為資訊,對於一些相對需要了解「即時」現況的 App 營運者而言,實則是更好的選擇。

3. 數據保存性

其三,歷史數據資料對於企業進行產品體驗優化,實則為重要的衡量基準。在此方面 GA4 可協助企業保存 14 個月歷史數據,但在功能上,仍不支援歷史數據的導入,這意味著企業在 GA4 進行產品及用戶行為分析時,其對於過往使用者行為的存取與分析是相當有限的。

而 Mixpanel 在資料存取方面,則可提供用戶長達 5 年的歷史保存功能,若資料逾時,產品經理也可以透過導入先期使用者數據的方式取代,對於資料回溯具有需求的企業而言,Mixpanel 無疑可助其更完善地了解使用者在網站、平台上的歷史使用行為及長時間下來的習慣。

4. 數據完整性

先前提及數據能夠提供企業足夠的證據以顯示某個功能體驗不足,或是驗證一個使用流程是否符合用戶習慣,因此數據完整性對於產品經理而言,是不可忽視的要素。而在數據分析上,GA4 的客製化報表採抽樣數據的方式呈現給企業用戶;而 Mixpanel 則採用所有數據進行分析,前者相對於後者,仍有過濾抽樣分析可能造成誤差等問題存在,因此相對於 GA4,Mixpanel 在資料完整性上,也具備相對應的優勢。

使用者分析工具

綜合以上資訊,「使用者行為分析」的重要性在於,當企業再不能透過單一網站流量來源去判斷改版、銷售、行銷決策是否有效之時,則必須得對於使用者的行為有更深入的了解,才能提供更有效的決策,來促進更多互動發生。而一切「使用者行為」的來源,就是所謂「數據」,透過使用者行為分析工具所提供的數據,才能夠使企業在不「盲猜」的情況下更了解自己使用者為何而來、為何而去,延伸出更為精準且具成效性的商業決策。

在這個強調「個人化服務」、「精準投放」的時代,企業要比任何人都還了解自己的使用者,甚至要比使用者本人來得更超前預測其行為的發生,才有可能在體驗的時代奪得先機,取得更高的用戶黏著度,在留住舊客的前提之下,網羅更多新進的使用者。

熱門方案

最受歡迎文章

獲取最新資訊

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沒有垃圾郵件,只為您提供最新的科技資訊。

追蹤我們

了解更多

相關文章

混合辦公成為居家上班新主流

職場新主流『 混合辦公 』企業該如何調整工作協作模式?

混合辦公 (Hybrid work) 被認為是後疫情職場上未來逐漸興起的主流。儘管部分企業和上班族早已對遠端辦公不陌生,但若要長期實施混合辦公的工作模式,企業勢必要針對遠端居家上班的管理和運作進行有效的調整。善用遠端辦公的生產力優勢又保持實體上班的人際互動環境,才能為雙方在混合辦公中建立雙贏局面。

Google Cloud Platform - BigQuery

BigQuery 最佳化完美實踐:Partitioned and Clustered Table

隨著您的業務拓展,越來越多資料將會被儲存在 BigQuery 內。在運算上 BigQuery 會需要掃描更多資料,造成了更長的等待時間和更多的成本支出。為了幫助企業解決這個時間成本的問題及花費,Google 也提供了一系列的方法來幫助企業最佳化BigQuery 的使用。

思想科技 Master Concept

Leave Us Your Message.
We are ready to talk!

歡迎您與我們聯絡。
我們會協助您取得最佳解決方案!

歡迎您與我們聯絡。
我們會協助您取得最佳解決方案!

Leave Us Your Message.
We are ready to talk!

找不到您需要的? 加入我們的最新活動!

搶先了解
新趨勢